明朝嘉靖年间,鄣吴村吴氏一门(吴昌硕祖先)先后有四人考中进士,成为朝廷命官。其中,吴麟官至河南道按察御史,吴龙官至福建布政司,吴维岳更做到了都察院御史……他们或是封疆大吏,或是朝廷重臣,可谓是地位显赫、权倾一方、荣宗耀祖。
当时,民间把在京城做高官的人称为“天官”,意即夭子底下的官。这些“天官”死后的墓便叫“天官墓”。生荣死哀, “天官墓”的构筑自然是十分豪华与气派,鄣吴“天官墓”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。
传说鄣吴“天官墓”有18冢之多,目前仍有遗迹可觅的有9座,但大多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,尤其是“文革”时期毁灭性的炸、掘,有的已面目全非,有的只剩下部分石构件,唯金华山上的2座“天官墓”形制基本保存完整。
鄣吴“天官墓”由三大部分组成:一是月亮塘,二是墓前石刻,三是墓室及陪葬器物。
一、月亮塘
古代人选择墓地十分讲究,官宦人家更是受强烈的风水观念支配,来安排自己的身后之事。鄣吴“天官墓”尽管朝向各异,但都一律背靠大山,筑于半山腰。每座墓前山脚下都有一处人工开挖,边岸用块石砌成的半月形水池,终年蓄水,即是大旱之年,也未见千枯,当地人称为“月亮塘”。月亮塘大小各异,一股与主建筑“天官墓”的规模相匹配;现存最大的要数玉华山脚下的月亮塘,面积达3600余平方米,最小的也有300余平方米。根据月亮塘的布局和结构,可以得出其有三大功能:一是受风水观念影响,因为“风水者,山与水之谓也”,鄣吴地处山区,山多水少,故掘池以蓄水,以“养护龙脉”;二是建筑上的需要,“天官墓”前,祭坛随山而筑,需大量的土方来堆砌,掘池所得的泥土正好用作填筑祭坛;三是排水需要,墓室需要干燥,故其内部的水可以因地势高低之差而排入山脚下的月亮塘。至于为何做成半月形?古人认为:太阳主阳,光照人间,万物赖以生长;月亮主阴,人死后到阴间生活,以半月池来象征,是最恰当不过的。
二、墓前石刻
鄣吴“天官墓”墓前石刻在“文革”时均被毁,目前只能在玉华山上的一座“天官墓” 前依稀寻觅到一丝石刻遗存。 据史料记载和当地老人回忆, “天官墓”前的石刻是精巧庄严、豪华气派,无不显示出墓主人生前显赫的地位与名声。“月亮塘”的中轴线上,用卵石铺就的神道依山而上,两侧依次竖立着雕刻逼真的石犬、石羊、石虎、石狮,象征着“忠”、“孝”、“节”、“义”中国传统的礼仪思想。抬头仰望是高大、挺拔的石牌坊,牌坊下两侧蹲着一对重达一两吨的石狮。牌坊为四柱二门,通高约8米.宽为6米。柱头上饰以卷云纹,横粱上雕刻着各种动物和花卉图案。石牌坊的建筑和雕刻工艺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,使人很难想像在这大山的半山腰竟能有如此宏伟、精湛的建筑。穿过石牌坊,依山而上,十余步石阶一座祭台,每一座祭台约100平方米,有3-5座不等,一般为奇数,最多的要数金华山上的吴松墓,共有祭台9座。祭台四周一律围以雕花石栏杆,铺以大石板,十分整洁、美观。
三、墓室及瞎葬器物
“天官墓”墓室在墓道顶端。现以保存基本完整的金华山“天官墓”为例。一眼望去,整座墓室豪华气派,占地足有百余平方米。表面条石盖顶,基本成圆形。墓左、右、后三面用巨大的花岗岩石板直立拼砌成一个大半圆形的隍壕,护卫着整个墓室。石板高1.72-24米不等、宽074米、厚0.24米,每块重达五六百斤。石板顶端为镂空雕刻成歇山顶样的石构件。石板下用雕花条石叠砌。整个隍壕如同“宫墙”一般庄严、肃穆、稳固。墓前用雕花石栏杆围成。
墓室结构坚固、密封。墓顶用特制的坑砖砌成双拱形,墓砖与盖石之间用石灰浆(糯米浆混以石灰)弥合,坚硬无比,且具有隔绝空气的作用。据说吴麟墓在“文革”时被红卫兵用炸药数十节,炸了一天一夜才炸开一洞,足可见其牢固程度。此墓亦在“文革”时被炸,所幸基本结构保持完整。
“天官墓”陪葬器物十分丰富和珍贵,多以墓葬主人生前用品为主。以吴麟墓为例,出土的陪葬品有:金、银、玉器等。
还有丝绸数十匹,作填充物之用,丝绸薄如蝉翼,呈透明状,隐约可见云状花纹和花卉图案。
墓碑安放于墓前祭坛的石板下,两侧用厚铁皮相对铆合。出土时碑文十分清晰完整。碑额用篆体字镌刻墓主人生前曾任的官职;墓志铭大多由名人撰文,名家书写,名匠雕刻,如吴麟墓志铭由明嘉靖大学士闻渊撰写,大书法家“国史长洲文徵明”书写,而吴维岳墓志铭是由明朝“一代名相”张居正撰写。
鄣吴“天官墓”作为明朝时期的一种特殊的墓葬建筑,从其墓主人身份、陪葬品、建筑规模与特色、雕刻工艺、墓志铭的撰文和书写等中使我们领略到了它历史的、科学的、文化的内涵。它不仅见证鄣吴历史上“闻人代出”、“簪笏蝉联”的盛况,而且以它形制的独特、规模的宏大、数量的众多、工艺的精湛,无不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、浙北地区生活习俗及葬制,为我们研究古代的建筑艺术、民间习俗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依据。
因此,它具有较高的历史、科学、艺术价值。
官宦不绝,文人代出。鄣吴,安吉县西北部一个小镇,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,也流传着一些美丽的民间传说。清末民初,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诞生于此,并在这里度过了其艺术的启蒙时期,更为鄣吴的历史文化氛围增添了浓厚而亮丽的色彩。昌硕文化,在此启程。
由于该遗址遭到损毁,没有保留相关图片,以上图片仅用参考!